跳转到内容
主菜单
主菜单
移至侧栏
隐藏
导航
首页
最近更改
随机页面
MediaWiki帮助
石头百科-维基百科
搜索
搜索
创建账号
登录
个人工具
创建账号
登录
未登录编辑者的页面
了解详情
贡献
讨论
编辑“
3nm
”
页面
讨论
大陆简体
阅读
编辑
编辑源代码
查看历史
工具
工具
移至侧栏
隐藏
操作
阅读
编辑
编辑源代码
查看历史
常规
链入页面
相关更改
特殊页面
页面信息
警告:
您没有登录。如果您进行任何编辑,您的IP地址会公开展示。如果您
登录
或
创建账号
,您的编辑会以您的用户名署名,此外还有其他益处。
反垃圾检查。
不要
加入这个!
3nm是半导体芯片制造工艺节点的代号,代表晶体管密度的提升,而非实际物理尺寸 === 3nm的本质:工艺节点代号 === * 3nm并非指晶体管或栅极的实际物理尺寸(如栅极宽度),而是半导体行业用于描述技术迭代的等效工艺节点名称。例如,台积电3nm工艺的实际金属半节距为22.5nm,三星3nm工艺的关键尺寸约为22nm。 * 这一命名源于历史惯例:早期工艺数字(如28nm前)与栅极宽度直接相关,但随技术发展,命名逐渐与物理尺寸脱钩,转为反映晶体管密度和性能提升的“营销术语”。 === 技术意义与优势 === * 更高晶体管密度:3nm工艺可在相同面积集成更多晶体管,提升芯片性能(如计算速度、图形处理能力)。 * 更低功耗:更精细的制程减少电流损耗,延长设备续航。 * 依赖EUV光刻技术:ASML的极紫外光刻机(13.5nm波长)是实现3nm工艺的关键,通过精密曝光技术突破物理限制。 === 行业现状与争议 === * 命名透明度争议:厂商(如台积电、三星)自行定义节点名称,导致“3nm”等数字与实际尺寸不符,但行业已形成默认规则。 * 技术竞争:苹果A17 Pro(台积电3nm)和高通3nm芯片均通过合作晶圆厂抢占市场先机,凸显工艺升级的商业价值。 === 与其他工艺对比 === * 相比5nm工艺,3nm的晶体管密度提升约1.7倍,功耗降低25%-30%,适用于高性能手机芯片(如iPhone 15 Pro的A17 Pro)。 总结:3nm是半导体行业技术进步的象征,其核心价值在于通过创新制程实现性能与能效的平衡,而非字面尺寸意义。
摘要:
请注意,所有对石头百科-维基百科的贡献均可能会被其他贡献者编辑、修改或删除。如果您不希望您的文字作品被随意编辑,请不要在此提交。
您同时也向我们承诺,您提交的内容为您自己所创作,或是复制自公共领域或类似自由来源(详情请见
石头百科-维基百科:著作权
)。
未经许可,请勿提交受著作权保护的作品!
取消
编辑帮助
(在新窗口中打开)
开关有限宽度模式